第二十四章学习强军,农耕分种_汉末之并州匪政
飞牛小说网 > 汉末之并州匪政 > 第二十四章学习强军,农耕分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十四章学习强军,农耕分种

  关于为何选择离石而非美稷,崔州平详细解释道:“离石县战国时为赵之离石邑;秦属太原二十一县之一。及汉立,置离石县,属西河郡;东汉永和五年(140年)西河郡治迁此,灵帝末年,郡县俱废。”

  “以离石为治,西为涛涛大河(黄河),东为太原大湖,与大陵县紧密相连。交通便利,可得太原之助。尤其大陵县铁官众多,官市发达。西河郡可贩卖牛羊、奶酪、奶酒于大陵,换取各种器皿。”

  “自西河之战至今,某已安顿百姓千余户,皆授予良田。又组织百姓万余人,沿河东郡北境开始向北屯田,广种秋豆。”

  “此外在西河,畜牧官营。某留有千余户人家不事农业生产,专司为官府牧牛放羊。收集奶品、羊毛。多达上百万之羊,足以使两万百姓无饥患之忧。”

  张瑞微微颔首,西河郡与历史上的刘馥、颜斐情况还略有不同。西河郡留有上百万牛羊的基础,非但不用官府调拨粮食前往赈济,反倒会留有结余。

  久在西河,对农耕、畜牧皆有所了解,崔州平的确是最适合实现西河郡由游牧向农耕过度的官员。

  针对移风易俗,改变生产方式,崔州平继续说道:“西河郡为南匈奴所影响,多有胡虏之风。某以为仅凭学校、名士难以速改民风。故某于民屯之中设有百名教习,百姓以百人为一屯,白日耕作屯田,夜间习我诸夏文字,闻我诸夏先贤故事。”

  崔州平的这个举措令张瑞大感意外。

  民屯与军屯其实差距不大,皆是将百姓聚集到一处开荒屯田。只是军屯在屯田之外会利用闲暇时间练习军阵,演练武艺。

  百姓可以在屯田之余演武,便未尝不可以习文。

  自古习文演武并列,崔州平这一番灵性转换,令张瑞脑洞大开。

  后世的扫盲运动,也是在集体制下成功普及了教育。

  在一棵大树下,挂一个简陋黑板,一群农民围在树旁学习,成为了一代人经典的印象。

  张瑞乃问道:“事关文教,成效如何?”

  崔州平慎重的说道:“百姓对文教一事并不热心,然对教习所讲先贤故事却颇感兴趣。其中大禹治水,精卫填海,后羿射日,西门豹治邺,愚公移山,尊王攘夷及冠军侯故事,最是受欢迎,有无数百姓甚至能加以复述。”

  张瑞莞尔一笑,这其中不是神话故事就是皇图霸业,可真是符合诸夏五千年以来的审美爱好。

  能寓教于乐,增加百姓对诸夏的认同感,张瑞并不反对。只是却不能耽误了文教大业,问道:“百姓于文教并不热心,识字情况如何?”

  崔州平面色凝重,说道:“不容乐观,如今已月余,仍有无数百姓无法书写自己姓名。”

  张瑞认真思索许久,集体制下的学习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,若对此而设立严刑酷法,会显得极其突兀。

  集体的事情,还是要回归于集体去解决。没有什么是一场考试不能解决的。

  张瑞乃说道:“教习所传文字,每月一考。一屯百人,若有一成不识文字,全屯受罚,取消一切娱乐活动,罚其为所有屯田百姓浆洗裤袜。若全屯皆能识文断字,则予以奖励,赏羊一只。无论教习、百姓能有大功于文教者,孤亲自奖赏之。”

  人是最明显不过的社会性动物。当一件事情与集体荣誉挂钩,就十分容易引起人心底的热情。

  ***集体主义便是其中极端,甚至使民众产生了狂热情绪。

  当然,在这个百姓目不识丁、民间生产力极端落后,交通基本靠走,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,张瑞想搞极端集体主义也没有物质基础。

  能调度百姓学习文字的热情便已足够,想来没有任何一屯人会想为其他屯浆洗臭袜子,烂底裤。

  随后张瑞对一旁的贾诩吩咐道:“西河郡之所为,孤以为甚善。可推行于军中。使每屯士卒皆习文字,明大义,学习《武经总要》之中卷《部伍营阵》,将三军通典铭记于心。”

  贾诩面露思索之色,说道:“屯长中恐不尽能识文断字。”

  张瑞摆摆手,语气坚定的说道:“全军八万余人,岂能连八百识文断字之人尚凑不齐全?选军中士卒能粗通大义、教习文字者,分配各屯,拜为军教长,位比队率,专司军中文教之事。再设军教司,以军教丞为督,总管军中教务事宜,设立法度、章程、激励与精研学习事宜。归兵部管辖。”

  府兵招募一向以能识文断字者为优先录取,军中豪强子弟,学院学子,将门豪杰,多有能识文断字者,想凑齐八百识文断字的军官并不是难事。

  贾诩立即应诺,道:“某这便前往设置军教事宜。”

  崔州平的举措令张瑞眼前一亮,进而继续说道:“赖君之奇才,西河已得稳固。按孤所筹划,尽诛南匈奴之后,官府将迁十万户灾民安顿于西河,君可有所准备?”

  “然也!”崔州平自信满满的答道:“此正是某自南向北,沿河东郡边境开垦屯田之缘由。”

  “哦?作何解?”

  崔州平详细解答道:“十万户灾民,自各县迁往西河,队伍绵延数百上千里,即便安顿亦非一日可竟全功,迁延或达数月近年。”

  “分批安置,欲不误农耕,必有所区别行事。最南方最先得安宁,故种秋豆。”

  “百姓自南向北安置,在秋豆之北,百姓可于十月种冬麦。”

  “后续安置之百姓错过冬麦,则可参与春耕,种粟米。”

  “自南向北分种秋豆、冬麦、春粟,可尽得农时。”

  张瑞满意的抚掌而起,对崔州平说道:“孤得崔君相助,足以尽善西河政务,灾民可定矣!”

  崔州平连忙拱手,说道:“诚赖主公恩德,灾民乃得渡过灾年。钧不过略尽人事而已,不足为道。”

  张瑞一笑,说道:“然尽心仁政者,孤怎忍辜负?赐丝、锦各百匹,玉器、铜器、漆器各十套,以兹嘉奖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n66.cc。飞牛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fn6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